一條粗大的長尾
從事藝術管理,除了要對藝術有基本的認識,更要對商管的新思潮保持敏感的觸覺。
我們有時候不得不佩服美國人在創意,尤其在商業思想方面的創造能力,總是一波接一波,令人目不暇給。藍海策略的餘波還在蕩漾,長尾理論即豎起來引起眾人的注意。不管是藍海或是長尾,兩本書的論點都對文化產業帶來啟示,值得我們研讀。
「文化」這個詞原本就給許多人的感覺是崇高的(還是高不可攀的那種),尤其一扯到精緻文化或藝術表演,就更加曲高和寡了。現在如果拿去賣錢,恐怕還會笑死人。
但是,長尾理論卻打破了這個觀點,點燃文化人的希望。希望雖然點燃,長尾可不一定變成一條可賺錢的長尾,它還是得變成一條粗大的長尾。
什麼是粗大的長尾?

但是我們不能忽視這些80%的商品,它正是反映人類多元心理需求的差異,代表著世界至所以美麗的顏色系譜。當我們來到講求個性的年代,長尾就顯現它的意義。我們要承認它,接受它,並且讓它變為粗大。

如果我們將表演藝術或畫作來和其他的生活商品來比較,前者無疑會被消費者列為次要考量,長尾理論提醒我們文化人不要灰心,其實再冷門的東西,你還是可以找到你要的欣賞者和消費者。只是在行銷和管理方面,我們還是學得不夠。直到最近我們才聽說有一些關於藝術管理的課程,讓藝術家和文化工作者有精進的機會。在藝術管理上,如果個人力量缺乏,也許可以採取集體合作方式,以建立一個有利於文化管理的機制,為開發藝術市場而努力。
這幾年,最讓全世界刮目相看的是泰國曼谷,這個過去以旅遊聞名的大都會,目前正晉身為亞洲的創意中心。在我們的生活空間裡,也許你會發現所謂的泰國風格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型態。由國家政府主導的泰國廚房,也正在挑逗全世界的味蕾,各地的泰式餐廳也越來越多。如果去到曼谷,最讓人驚艷,除了專業的艷歌艷舞,還有一個風靡眾生的創意市集和曼谷創意設計中心。也許泰國政府有明見,深切了解「軟力量」的重要,所以主動創造了許多有利於文化的行銷機制,我認為我國的民間和政府也可運用創意,來為自己造勢,打造粗大長尾。
最後我們可以發現,長尾商品就是你的藍海,藍海策略就是為了長尾。